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GGI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预计2024年市场销量有望突破32万台,市场整体延续微增态势。

2013-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销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台,%)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  第1张

数据来源:高工产业研究所(GGII)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2023年市场分化态势进一步加剧,一方面是内外资间的分化,国产同比增长22.76%,以埃斯顿、汇川、埃夫特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增速领跑,外资同比下滑10.56%,大部分外资厂商在华销量均呈下滑态势,同时新增订单的增速亦呈现连续下滑态势,叠加去库存的压力,外资厂商未来几个月的业绩支撑或将减弱;另一方面是细分产品间的分化,协作机器人增速领跑,其次是多关节机器人呈微增态势,SCARA与DELTA机器人均呈不同程度下滑态势。

2013-2023年中国市场内资厂商vs外资厂商销量增速对比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  第2张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总体来看,2023年工业机器人内外资市场份额发生较大的变化,根据GGI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份额首突破50%,达到52.45%,从销量口径上首次实现反超。

2013-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国产份额变化趋势(单位:万台,%)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  第3张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从细分产品看,除多关节机器人外,SCARA、协作机器人、DELTA的国产化份额均超过50%,其中,协作机器人国产份额接近90%,SCARA国产份额首次突破50%。

2022-2023年工业机器人细分产品内外资份额分布变化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  第4张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不得不提的是,国产机器人销量创新高的同时,国产机器人亟需破除“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魔咒,从数据上来看,2023年国产总体的销量占比超过50%,四大家族的销量占比32.58%,但从收入规模角度看,国产总体的产值规模明显小于四大家族机器人业务营收总和。

2023年国产厂商vs四大家族销量占比及收入规模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  第5张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关于2024年,GGII结合之前的“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十大预测”,做如下判断:

1、关于下游行业需求,三大基本盘(汽车、3C、)虽然需求难以回到过去的大爆发时期,但基于深厚的行业基底,依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阵地。细分来看,汽车行业或将是国产头部与外资头部厂商短兵相接的主战场;3C行业受益于果链、华为以及手机的需求拉动,增长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新能源行业(锂电&光伏)虽难以重现过去两年的“辉煌”,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进展与突破也将有望对局部投资有一定的拉动效应。

2、关于产品,通用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内卷”似乎暂时无解,喷涂、抛磨、点焊、()洁净机器人这类强工艺类机器人过去算得上是国产机器人的真空地带,作为“高价值”的典型,未来有望成为“破卷”的选项之一。

3、关于竞争,国产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更多的机器人厂商面临被整合、被出清的命运。





审核编辑: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