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仓储机器人龙头企业极智嘉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仓储机器人龙头企业极智嘉进军具身智能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近日,宇树发布了新款四足机器狗产品Unitree A2,整机约37千克,空载续航20km。根据公司披露信息,该产品为行业应用而生。
“行业应用”如今已成为具身的兵家必争之地。近期两则巨额中标订单更印证了产业落地争夺战的打响。6月25日,智元、宇树成功拿下中国移动子公司中移(杭州)价值1.2亿元订单,其中,智元中标0.78亿元,宇树中标0.46亿元。

7月18日,优必选成功拿下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的项目,创造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单家公司单笔中标金额最大的纪录。
就在人形机器人企业争先公布行业订单之际,一家自带行业场景资源的仓储机器人龙头企业,高调宣布进军具身智能。

7月30日,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极智嘉(02590.HK)宣布成立具身智能子公司,新公司将专注于手拣货、通用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和相关产品业务,重点面向物流等B2B业务场景。
8月4日,极智嘉发布盈喜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95亿元至10.30亿元,同比增长约27%至32%;预计经调整后亏损净额(非IFRS口径)约为1000万至2000万元,同比大幅收窄约90%至95%,盈利拐点愈发明确。商业化实力强劲的极智嘉进场具身智能,又手握行业场景、客户资源、机器人技术、数据这四大资源,或将为具身智能产业带来新局面。
公告发布后,国信证券在首次覆盖极智嘉的研报中,给予其“优于大市”评级。该机构看好AMR行业景气度延续、公司凭借全球AMR龙头地位叠加盈利持续好转态势,预计公司2025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作为“+机器人”代表企业,极智嘉构建了全栈架构,并通过标准化整合仓储拣选方案与通用机器人应用,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客户粘性持续增强。
机构预测显示,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0.23/0.39亿港元,对应PE为223/78/46倍;一年期合理估值区间为19.7至22.1港元,对应2025年PS为8-9倍。
人形三强卡位, 极智嘉有望领跑全链路闭环
当前主流人形机器人企业呈现差异化发展格局。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24年宇树科技机器狗年销量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75%的份额,2024年交付人形机器人1500台。其消费级产品主要用于家庭娱乐,以及商业活动、展会和直播带货等租赁市场,工业级产品聚焦电力、船舶等场景,教育版产品则走进高校实验室,支撑科研项目。6月26日,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上透露,公司年度营收已突破10亿元。
智元机器人以“AI大模型+本体”全栈自研为核心,其A2-W通用具身机器人已实现工业场景两班制连续作业,累计下线超1000台,2025年预计出货量达数千台。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凭借近期的9051万订单迎来转机。该公司2024年营收规模13.05亿,同比增长23.7%。作为港股上市企业,截至8月5日收盘,优必选今年股价累计涨幅约84.15%,总市值达460.67亿元。
与上述三家仍在场景探索的企业不同,极智嘉的具身智能布局聚焦自身优势领域-仓储物流场景,而且公司商业化根基深厚,已完成全链路商业闭环,更保持着强劲发展势能。极智嘉2024年营收达24亿元,收入规模既问鼎全球AMR仓储机器人行业第一,又领衔港股机器人板块。2021至2024年,公司营收、订单量与毛利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5%、25%和118.5%。
仓储场景具备流程一致性高、复制性强、需求量大的特性,使其成为ToB机器人领域商业化落地最快、放量潜力最大的优质赛道。相较于应用差异化大、项目规模小的生产制造场景,极智嘉选择从仓储场景切入具身智能,也从一定程度占据了规模化和商业化的先机。
仓储物流场景的具身智能玩家
在2025世界大会现场,德马科技与智元机器人联合演示了一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物流作业场景,德马的飞梭分拣机器人Flash Sorr与智元人形精灵G1协同作业,完成全自动供包与包裹二次分拣任务。
这是在百花齐放的工业应用尝试中,为数不多的一次仓储物流场景亮相。可见在这一领域,能够一站式同时满足机器人技术研发实力和商业化场景资源的企业,极其稀缺,也将占据很大优势。
以极智嘉为例,其具身智能布局很可能具备“高起点、快落地”的特点,可充分凭借自身在机器人领域的十年技术储备和AI研发实力,并复用全球客户资源与场景数据,实现AMR+具身智能技术与业务的深度协同,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迭代与产品落地。
极智嘉从AMR仓储机器人拓展到具身智能,更像是其“一站式仓储机器人合作伙伴”能力的自然延伸和拓展。该公司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累计服务终端客户超过800家,与耐克、DHL、UPS等全球头部企业保持长期合作,2024年客户复购率为74.6%,关键客户复购率高达84.3%,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稳定且优质的全球客户基础、供应链和服务网络,或为其具身智能新业务提供成熟的验证和导入渠道。
不仅如此,极智嘉落地项目超1500个,其中所累积的高质量实战数据,势必成为具身智能模型训练的稀缺资源,并据此形成“高质数据—模型优化—客户拓展”的技术飞轮效应,构建竞争壁垒。
综合来看,极智嘉有望率先在具身智能赛道完成全链路商业验证,抢占蓝海先机,并凭借这一新增长极,进入多元化、规模化、全球化的新一轮上升周期。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