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三瑞智能IPO:单年营收超8亿,无人机动力系统份额仅次于大疆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三瑞智能IPO:单年营收超8亿,无人机动力系统份额仅次于大疆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6月15日,南昌三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瑞智能”)创业板IPO获得问询。招股书显示,此次IPO,三瑞智能拟募资7.69亿元,用于“及动力系统扩产项目”“研发及总部建设项目”及“信息化升级及智能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三瑞智能成立于2009年,是行业领先的无人机与机器人动力系统制造商。在下游无人机和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三瑞智能也受益于此次市场增长而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全球第二大,民用无人机动力系统市场份额仅次于
在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5.34亿元、8.31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62亿元、3.21亿元,营收净利双双增长。
随着产能提升,三瑞智能的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产品和机器人动力系统产品的收入不断增长。
从营收构成来看,无人机动力系统是三瑞智能的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的营收占比达到55.72%,营收从 2022 年的 3.0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3.64%。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研究报告,在2024年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市场,三瑞智能已经成为仅次于大疆的第二大企业,市场份额为7.1%。
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方面,公司产品包括、电子调速器等电动动力系统全品类,终端应用于农林植保、工业巡检等各垂直细分领域,产品可适配于多旋 翼、固定翼、复合翼等各类型无人机。客户包括航天电子、纵横股份等无人机领域的企业。
在机器人动力系统领域,尽管其在整体营收中所占比例因无人机动力系统业务的快速扩张而逐步下降,但该板块的营业收入仍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其营收分别为2605万元、3398万元和4361万元,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2018年,三瑞智能建立自主品牌CubeMa,专注于机器人关节领域。目前公司已实现机器人动力模组中电机、驱动板、行星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全部自研自产,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外骨骼及穿戴设备、四足机器人等众多新兴领域。其客户包括极壳科技、瑞典Hexagon、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器人企业以及科研院所。
图:机器人动力系统产品的安装位置及组成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三瑞智能有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外销业务收入分别为 2.35亿元、3.8亿元和 4.2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5.16%、71.78%和51.38%。其中,来自美国客户带来的营收分别为 5678 万元、6101万元和7388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5.72%、11.45%和8.90%。未来,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也可能会对公司的境外业务造成一定影响。
布局357项专利,加码机器人动力系统业务
在研发方面,截至 2024 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18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3.35%。
在技术储备方面,招股书显示,三瑞智能已掌握并突破包括一体化动力模块集成技术、电磁 设计及优化技术、热管理效率优化技术、伺服控制技术等在内的1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今年4月30日,公司拥有已授权境内专利357项(包括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144项)、境外发明专利4项。
三瑞智能指出,动力系统研发需要长期技术沉淀与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双重门槛,使得绝大多数无人机厂商难以突破“研发投入-量产成本-技术升级”的商业闭环。
当前,三瑞智能在无人机一体化动力系统、电机等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例如其一体化动力系统(单轴额定拉力25~27kg)最大拉力达到61.9kg。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的机器人电机产品齿槽转矩可低至 10-4Nm,其动力模组的峰值扭矩最高可达 170Nm,扭矩密度达到 121.4Nm/kg。
提及未来发展规划,三瑞智能表示:公司着眼动力系统行业的长期发展,在确保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技术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及业务拓展。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