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手搓网球捡拾机器人:RDK X3带你轻松解锁球场黑科技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手搓网球捡拾机器人:RDK X3带你轻松解锁球场黑科技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一、项目介绍:

本项目致力于打造一款网球捡发服务型,帮助提升网球场上的捡球效率,让运动员专注训练的同时,减少人工成本。机器人将具备自主捡球、精准发球和智能定位等核心功能,让捡球变得更高效、更聪明!——兰州交通大学-无尽妙想云团队

手搓网球捡拾机器人:RDK X3带你轻松解锁球场黑科技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研究重点:

聪明规划,精准定位

手搓网球捡拾机器人:RDK X3带你轻松解锁球场黑科技  第2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采用麻雀优化栅格地图,让机器人能以最短路径迅速穿梭球场,灵活避开障碍物,提高捡球效率。同时,结合AMCL(自适应蒙特卡洛定位)算法,减少因定位误差导致的地图失真风险。为了让机器人在完全未知的环境中也能游刃有余,我们研究SLAM算法,使其在移动过程中实时构建地图并精准定位自身位置,让“迷路”成为过去式!

捡球快、准、稳,发球一气呵成

依托国产软硬件平台,我们将主流目标检测算法机器人结合,实现捡球与发球一体化智能运作。在结构方面,采用创新型收球框+丝杆传输系统,确保网球被精准收集后,顺畅地输送至螺旋上升装置。这套巧妙的设计让机器人边移动边高效捡球,无需停顿,实时锁定目标,确保每一次捡球又快又准!

打造智能模型,演示

组装全新智能网球机器人,并搭载自动驾驶功能,让它真正“活”起来!我们将对机器人进行动态演示,全面测试其在球场上的智能表现,确保它能够稳健执行捡球与发球任务。

升级轮式运动控制,让机器人更聪明

传统D控制算法已经过时?没关系,我们来优化!采用分层控制策略,在纵向控制中加入RBF,赋予机器人自学习能力,让它能自主优化运动轨迹,提高控制精度。同时,搭配OpenMV摄像头实时监测路况,精准测速,超声波雷达反馈周围距离信息,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依然能够灵活穿梭,稳定捡球!

三、特色与创新

3.1.1与自主巡航:精准锁定网球

本项目聚焦机器视觉自主巡航技术的融合,赋予机器人精准的网球定位能力,让它不仅能“看见”网球,还能聪明地追踪并拾取。

如何做到精准定位?

慧眼识球 ——机器人搭载训练好的视觉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算法,精准识别网球的形状、颜色和位置,确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球!

实时追踪 ——机器视觉系统能够持续锁定网球轨迹,分析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提前预测球的落点,让机器人行动更快、更精准。

赋能 ——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能更聪明地理解球的运动模式,提高识别稳定性,面对复杂环境也能游刃有余。

自主巡航 ——机器人根据视觉信息和数据,自主规划路径,灵活避障,始终保持在最佳位置,确保高效捡球。

智能反馈控制 ——机器人通过持续获取视觉反馈,动态调整自身位置与移动策略,做到精准锁定、快速响应。

3.1.2轮式机器人运动控制:多传感器融合,精准操控

轮式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运动,受非线性和时变因素影响,单靠单一传感器难以精准掌控。为此,我们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让机器人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

通过整合多种传感器数据,机器人能全方位感知周围环境,实时监测自身状态,确保运动控制既精准又稳定,让它在球场上行动自如,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3.1.3 3D打印赋能:快速打造智能机器人

本项目使用SolidWorks建模,自主设计轮式机器人遥控器外壳、车身结构及螺旋柱框架,并借助3D打印技术将设计变为现实。

结合铝型材、中空钢管等金属材料,完成机器人框架、螺旋柱和物料盘的组装。3D打印不仅满足复杂形态与尺寸定制需求,还大幅提升制造精度与效率,让机器人更轻盈、更坚固、更智能!

3.1.4融合制版技术助力实物制造

本项目对轮式机器人遥控器的PCB电路部分进行了自主设计和制版,并进行了样板打样。这种集成PCB技术的遥控器具有多项优势:

性能优化: 自主设计的PCB确保了电路布局精确,消除了电气干扰,提高了遥控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集成度提升: 集成度高,减少了外部组件,优化了体积和重量,使遥控器更加紧凑、轻便,便于携带和操作。

易用性: 自主设计无需额外学习,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提升了易用性。

该遥控器的设计不仅在轮式机器人控制中取得成功,也为其他机器人控制领域提供了借鉴,预计随着技术的进步,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3.1.5双模式控制适应复杂环境

3.2创新点

3.2.1依托算法,实现自动巡回功能

采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机器人行为,分析周围环境数据,自主构建策略库,选择最佳路径,避免绕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机器人综合考虑任务优先级和能源消耗,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巡回成本。

3.2.2激光雷达自主巡航技术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

引入激光雷达传感器实现自动避障,实时监测环境,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安全稳定运行。机器人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避开障碍物并继续工作,提高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3.2.3采用丝杆与弹力框网球拾取方式

相比传统的机械臂拾取方式,本项目采用丝杆与弹力框技术,降低了维护成本,并提高了拾球效率。丝杆技术减少机械部件的损耗,弹力框使机器人能灵活移动,适应不同的任务环境,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

3.2.4电动摩擦轮发球技术:精准高效,稳定发射

本项目采用双驱动的旋转摩擦轮,打造高效稳定的网球发射系统。

当网球进入高速旋转的摩擦轮之间,会受到挤压与摩擦力的双重作用,被迅速加速并精准发射。该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还能精准控制发球频率与速度,确保网球发射的稳定性,为训练者提供多样化、可调节的发球模式,助力高效训练!

3.2.5雷达三维建图:精准感知,智能导航

本项目采用3D激光雷达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特征点扫描匹配非线性优化精确估算机器人运动状态。

激光里程计的输出数据与地图实时匹配,包括直线匹配平面匹配,确保机器人精准定位,无需额外回环检测,助力高效智能导航!

激光三维雷达建图:精准感知,全景探索

1️⃣传感器布置:合理安装3D激光雷达,确保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扫描环境,采集数据。

2️⃣数据采集:启动雷达,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记录环境中每个点的精确位置。

3️⃣数据预处理:对点云数据进行清理和优化,提取关键特征,如障碍物、建筑物等,确保信息清晰。

4️⃣建图算法:利用SLAM技术,将传感器数据转化为高精度环境地图,同时实现机器人精准定位

5️⃣地图优化与应用:优化地图精度,存储数据,并用于导航、路径规划、等智能任务,让机器人行动更高效!

四、功能设计

4.1网球识别:YOLOv5让捕捉高速网球更精准

利用YOLOv5进行网球识别,是深度学习与的强强结合,能够精准锁定网球位置,即便是高速飞行的球也能轻松捕捉。整个流程涵盖数据准备、环境配置、模型训练、优化调整及效果评估,确保识别高效、精准。

数据准备:多样化的数据集是训练高性能模型的关键。涵盖不同运动场景、光照条件、轨迹变化的数据,能让模型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提升泛化能力。

环境配置:选用合适的硬件设备、深度学习框架及优化工具,确保训练过程高效流畅,发挥最大计算性能。

模型训练:通过调整超参数、优化损失函数、数据增强等手段,使模型深度学习网球特征,提升识别精度。

优化与评估:不断调整网络结构、优化超参数、测试多种数据集,确保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优化实际应用效果。

YOLOv5以高帧率处理能力见长,能精准适应多场景需求,为体育赛事、智能训练等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让网球识别更加智能高效

4.2双控制模式

双控制模式包括自动模式手动模式,让机器人既能自动执行任务,也能在需要时由人工控制。

4.3多模式发球

该发球模块支持上旋、下旋、侧旋等多种发球方式,并可调节摩擦轮速度和速度差,以改变球的弧线和频率,实现可控的发球落点和个性化发球。

通过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系统获取并处理网球的落点,确保准确性并实现定点发球。此设计让球员能精确控制发球的旋转和落点,提高训练与比赛中的技术水平与战术应变能力。

4.3.1定点顺序发球

球员可从28个发球定位点中选择,并按顺序安排这些点,使发球模块依次执行。此系统增强了发球的灵活性和战术性,为训练和比赛增添变化与挑战,有助于提升球员的技术和应变能力。

4.3.2定点随机发球

用户可以从28个发球点中选择目标,并让系统随机选择发球点位进行发球。此系统比赛中的多变发球场景,帮助球员提升应对不同发球方向和旋转的能力。通过随机发球,训练更加多样化和有趣,促进发球技术和应变能力的提高。

此外,教练可以根据球员需求设置不同的随机发球方案,提升训练效果,帮助球员更好地适应比赛中的挑战,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3.3自定义发球

这款智能发球机支持端调节发球的力度、弧度、转速和频率等参数。用户通过手机轻松控制,无需专业调试,节省时间和人力。手机端控制不仅提高了操作便利性,还能根据个人需求快速调整发球设置,提升训练和比赛准备效率。此创新的智能控制方式使训练更加个性化,增强了用户体验并提供了更多训练选择。

4.3.4 PCB制版技术

本团队设计并制作了轮式机器人遥控器的PCB电路,显著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集成度。自制的电路使遥控器更小巧、易于维护,并优化了能效管理。这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减少了学习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更稳定的操作体验。

4.3.5半场裁判车

功能:

监督比赛: 负责确保比赛有序进行,运动员遵守规则和裁判判决。

裁决比赛局: 负责判断球员动作,如球是否出界或犯规等。

记录比分: 记录每一局的比分,确保准确性。

做法:

就位: 裁判车通常位于底线附近,方便观察球员动作和球的落点。

观察球: 观察球员击球和球的落点,确保做出准确判决。

发出判决: 判断球是否出界、打中网等,做出相应裁决。

标记得分: 报出分数并记录。

处理申诉: 如果球员有异议,裁判车会向上级裁判报告并处理。

半场裁判车通过准确裁决和记录,为比赛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五、系统实现

5.1系统总架构

本系统采用本地开发与云端监控结合的软硬件集成方案。感知层使用地平线摄像头模组、超声波雷达和三维雷达建图模组,实现自动驾驶和网球掉落监测,确保迅速捡起网球。控制层采用RDK X3主控,处理采集到的数据。该方案提升了系统智能化水平,增强了自动驾驶精度和可靠性,确保高效、安全的网球捡拾操作。

5.2软件开发应用

5.2.1掉落网球识别模型

为解决网球在不同光照下的颜色变化问题,本项目采用OpenCV中的HSV颜色空间进行图像处理。由于网球在BGR颜色空间下颜色不均,难以准确分割,HSV颜色空间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HSV使用三个参数表示颜色:

色调(Hue):表示颜色的种类,用角度度量,范围为0°到360°。在OpenCV中,范围为0至180,0°为红色,120°为绿色,240°为蓝色。

饱和度(Saturaon):表示颜色接近光谱色的程度,范围为0至255。值越大,颜色越饱和,越接近原色;值越小,颜色越接近白色。

明度(Value):表示颜色的亮度,范围从0(黑色)到255(白色)。值越大,颜色越明亮。

在HSV颜色空间中,网球的色调集中在某个狭窄的区间。通过保留这一色调区间,并调整饱和度和明度,能够从图像中准确提取出网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应对光照变化,提升网球识别的准确性。

5.2.2轮式机器人的姿态控制

在姿态控制中,粒子群算法(PSO)与模型之间的连接通过粒子(PID控制器的参数)和对应的适应值(的性能指标)来实现。优化过程如下:

PSO生成粒子群,粒子可以是初始化的或更新后的。

将每个粒子的参数(Kp、Ki、Kd)传递给PID控制器。

使用ulink模型运行控制器,得到对应的性能指标。

该性能指标反馈到PSO,作为粒子的适应值。

判断是否满足退出条件,若满足,则结束优化。

这一过程通过不断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提升轮式机器人的姿态控制性能。

粒子群算法中速度和位置是根据下面两个公式进行更新

其中,x表示粒子的位置;v表示粒子的速度;ω为惯性因子;c1、c2为加速度常数;r1、r2为[0,1]区间的随机数;Pt是粒子迄今为止搜索到的最优为止;Gt是整个粒子群迄今为止搜索到的最优为止。

PSO的流程如下:

1.初始化粒子群,随机产生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并确定粒子的Pt和Gt。

2.对每个粒子,将其适应值与该粒子所经历过的最优位置Pt的适应值进行比较,若较好,则将其作为当前的Pt。

3.对每个粒子,将其适应值与整个粒子群所经历过的最优位置Gt的适应值进行比较,若较好,则将其作为当前的Gt。

4.按照上面的公式进行速度和位置的更新。

5.如果没有满足终止条件(通常为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和适应值下限值),则返回步骤2;否则,推出算法,得到最优解。

由公式可知:通过姿态和速度传感器测量到实时数据后,通过当前测量数据和上一次测量数据计算出误差,给定一定大小KP(比例),KI(积分),KD(微分)三个影响因子的值,引入速度环和位置环,利用串级PID实时调整车辆姿态,使车辆在一定空间内趋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举例说明:在自动驾驶中引入PID的好处在于,使用常规开环手段控制机器人时,当检测到网球前方有障碍物机器人要进行转向时,会由于速度,障碍物距离等因素发生转向过冲现象,往往发生这种现象的结果是致命的,极有可能影响其他运动员的活动,引发事故。引入PID闭环控制后,在发生此类现象后,KD因子发挥作用,抑制过冲现象,并在纵向层面配合RBF神经网络瞬时降低车速和规划路径,从而避免危险发生。代码如下:

5.2.3轮式机器人的路径控制

在路径规划方面,本项目采用蜘蛛蜂优化算法(SWO)来实现机器人在复杂路况下的最优行进路线。该算法模拟蜘蛛和蜂的行为,通过蜘蛛的网和蜜蜂的飞行路径进行优化搜索,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网球场这种复杂环境中,传统路径规划算法难以找到最优解,因为复杂的障碍和大规模的搜索空间容易导致局部最优解。SWO算法通过模拟蜘蛛和蜜蜂的行为,能够更高效地探索搜索空间,快速找到全局最优解。

SWO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这种算法相较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更快的优化速度,能有效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路径规划效率。

5.2.4定位系统

轮式机器人通过定位模块ATGM332DR准确获得自己当前的位置,将目标坐标通过数传模块发送给云平台,再由云平台将各类信息下发至APP或PC端。

ATGM332DR是双模混合定位模块,可以实现GPS定位和北斗定位。其定位精度强,准度高,可以实现分米级的定位。

(2)数传模块

数传模块ATK--01是LORA无线串口模块,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具有传输距离远,工作功耗低等特点,其优势如下:

支持定点发射,支持省电模式,支持广播和监听功能,支持6级可调空中速率,支持AT指令控制,配置灵活。

5.3硬件应用

主控采用RDK X3,搭载MPU6050陀螺仪、HC-SR04超声波模块等外设,实现对掉落网球的检测、记录反馈以及复杂路段的自由运动。

遥控器主控使用模组,MPU6050进行动作识别,摇杆控制小车姿态,显示运行参数。遥控器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5.3.1摄像头模组

使用RDK X3电路板进行网球识别与回传。识别网球的步骤如下:

5.3.2 RDK X3:小车运动的主控

RDK X3是一款模块化开发板,用于机器人控制、感知、定位和规划等功能。在智能捡球车中,RDK X3负责实现定位、避障和路径规划等功能,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处理,帮助机器人精确捡拾网球。

RDK X3的作用包括:

5.3.3北斗和UWB(超宽带)双定位模组

北斗定位模块和UWB定位模块在定位网球时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

通过结合北斗和UWB双定位模组,机器人可实现高精度定位、路径规划、避障和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