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测评权威发布 多款车型测评结果揭晓!  第1张

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动力系统革命:从续航焦虑到能源自由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上汽智己L6搭载的368Wh/kg固态电池实现千公里续航,蔚来150度半固态电池同步推进量产。行业预测2027年该技术将成为主流,成本下降30%的同时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超充网络生态构建宁德时代6C磷酸铁锂电池与理想5C电池推动"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2025年全国已建成超充站超12万座,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达。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智能驾驶进阶:从辅助到自主的范式转移L4级场景化应用小鹏/蔚来城市NOA实现红绿灯识别与复杂路口通行,特斯拉FSD V12端到端模型接管率下降至0.3次/千公里。特定园区无人配送车已开展商业化试运营。多模态感知融合Innovusion激光雷达(探测距离500m)与4D毫米波雷达组成异构感知网络,华为ADS 3.0实现无图高速领航。北斗三代定位精度达厘米级,支持自动泊车误差<5cm。数字座舱演化:移动的智能生活空间鸿蒙OS跨设备协同问界M5支持手机应用无缝流转,语音助手跨场景控制智能家居设备。麒麟990A芯片算力较前代提升3倍,时延控制在50ms内。场景化交互创新理想L9"小主人模式"自动切换儿童内容,吉利Flyme Auto隧道环境识别率达7%。AR-HUD投影面积扩大至10英寸,融合实时路况与POI信息。市场格局重构:中国引领的全球变革渗透率加速提升2025年前4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618万台,中国贡献70.2%份额。挪威渗透率81%居首,中美日德分别达44%/8.7%/2%/26%。技术输出新阶段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授权丰田,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投产。中国标准充电接口获欧盟采纳,构建技术-标准-产业三重优势。 7月25日,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简称 “中汽测评”)召开2025年第一次媒体发布会。会上,中汽测评揭晓多款热门车型测试评价结果,并分享了测评规程的最新发展情况。

C-GCAP及CCRT结果发布,涉及15款车型

中汽测评旗下的中国绿色汽车评价规程C-GCAP,公布了最新一批车型的测评成绩。此次共对5款市场热门车型进行了全面评估,它们分别是大众、小米SU7、宝马X3、马自达EZ-6以及小鹏P7+

测试严格按照C-GCAP2024年版)规程执行,围绕车辆健康、能效、低碳等板块展开全面细致测评,旨在为消费者清晰呈现车辆在绿色性能方面的真实表现。

中汽测评权威发布 多款车型测评结果揭晓!  第2张

C-GCAP5款车型成绩汇总

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CCRT)发布了针对紧凑型新能源SUV的用户评价结果。作为汽车市场的重要增长力量,紧凑型新能源SUV凭借售价亲民、空间利用效率高、智能化配置普及迅速等优势,备受消费者关注。此次CCRT调研结合市场销量数据与产品热度,从30款主流车型中筛选出10款推荐车型,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了有力参考。

 

中汽测评权威发布 多款车型测评结果揭晓!  第3张

CCRT10款推荐车型名单

 

聚焦中国场景及用户需求,多维解读测评规程

发布会上,来自中汽测评的技术专家对近期新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安全评价专项规程(1.0版)、C-GCAP2024年版修订版)、C-ICAP2024年版修订版)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汽测评权威发布 多款车型测评结果揭晓!  第4张

中汽测评权威发布 多款车型测评结果揭晓!  第5张

中汽测评权威发布 多款车型测评结果揭晓!  第6张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安全评价专项规程(1.0版)精准聚焦用户高度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磁安全、功能安全、电池安全、高压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核心问题,确立六维安全测试标准,细化19项评价指标,为行业电安全技术发展划定清晰方向,树立起权威标杆。

C-GCAP2024年版修订版)立足中国不同季节气候特征,模拟高温暴晒、低温浸置、春秋变温等真实用车场景,从“座舱热舒适调节效率、座舱热舒适自适应保持”两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有效填补了行业在座椅舱热舒适性评价方面的空白。

C-ICAP2024年版修订版)新增城市领航辅助项目测试评价,着重强化对“城区典型场景、复杂环境下场景、交规符合性”的测试评价,将有力推动辅助驾驶技术从“高速领航”阶段向“城市全场景可靠应用”阶段迈进。

此次发布会不仅集中展示了中汽测评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中汽测评将继续履行汽车测评“国家队”职责,通过更科学的测评标准和更全面的评价结果,服务行业发展、为消费决策提供支持,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