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汽车对以下是2025年9月5日最新的汽车新闻与资讯摘要:一、新能源汽车动态比亚迪‌: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2023车市关键词之“洗牌”:讴歌、三菱退市但未回应2025年销量目标从550万辆下调至460万辆的传闻。前8月累计销量约286.39万辆,同比增长23%。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提出由AI和机器人主导的“可持续富足”社会,Optimus人形机器人被定位为未来主力。文远知行‌:Robotaxi GXR在广州黄埔区开启24小时纯无人商业化运营,支持区域内任意点对点呼叫。二、新车发布与预售别克全新GL8陆尊‌:豪华新能源MPV上市,售价33.99万-39.99万元。帕里斯帝‌:开启预售,起售价29.38万元。吉利银河M9‌:2023车市关键词之“洗牌”:讴歌、三菱退市全球预售启动,定位中大型轿车。三、行业合作与技术进展禾赛科技‌:连续两年为Motional Robotaxi提供激光雷达,单车搭载4颗传感器。日产进出口‌:在广州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0亿,业务涵盖汽车零配件进出口及技术服务。四、其他热点捷达品牌‌:新合资公司计划四季度成立,引入地方投资。岚图汽车‌:8月交付13505辆,同比增长119%。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考各品牌官方发布或拜读权威汽车媒体。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车市有不少的关键词,在这小编主要与大家聊聊“洗牌”,究竟2023年哪些汽车品牌退市?

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目前国内车市淘汰赛已到了白热化阶段。早在2022年,广汽讴歌、广汽菲克这两家合资品牌便宣布退市。而在之前,曾经红极一时的一汽马自达在压力下也是推送了一篇《告别信》,从此中国再无一汽马自达,只剩“长马”。更早之前还有雷诺、长安铃木等合资品牌的生命在中国宣告终结。

广汽讴歌

2023年1月9日,据媒体报道,广汽讴歌官网已无法打开,该品牌正式成为历史。

由于在销量上的持续低迷,在2022年4月份,广汽本田宣布自2023年起不再生产及销售讴歌品牌的现有产品,这意味着讴歌将退出中国。其实讴歌退出国内市场早就有迹可循,在2022年3月份就有消息称,各地的讴歌4S店即将关闭,目前除了和这两款SUV车型之外,其余车型均因为销量不佳而退市。

(图片源自网络)

广汽三菱

2023年7月12日,广汽三菱发布《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阐述了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目前广汽三菱产品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与此同时,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依法依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之后几个月,广汽三菱接连曝出“三方股东谈判、库存车全部4折出售、商讨退出解决方案”消息。2023年10月上旬,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三菱汽车现已决定终止在华的汽车销售、生产业务,并退出中国市场;彼时相关人士透露三菱已决定出售一家中国公司的股份,该公司负责三菱在中国的生产。

到了2023年10月24日,三菱汽车公司正式宣布,将停止在中国本地的汽车生产,并将广汽三菱汽车股权出售给广汽集团,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如今败走中国,三菱的离场令人惋惜,有业内人士表示:“广汽三菱的退出,将成为合资品牌逃离中国的开始”。

此外,威马汽车深陷“破产重组”的漩涡,不断传出门店关停、无法提供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停滞等负面消息;爱驰汽车陷入停摆状态,近期因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和解协议而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雷丁汽车处境艰难,近期被强制执行3.6亿元。恒大汽车、天际汽车、奇点汽车等企业已经在淘汰赛中黯然离场。

近期,高合汽车也被传出“工作暂停”的消息。1月2日,高合汽车发布声明回应称,公司运营一切正常,研发、生产、营销、交付等各项工作正常推进。

汽车网评:随着比拼升级,不少车企加大了在研发、销售方面的投入,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据了解,小米汽车首期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249亿元;蔚来2023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30.4亿元,连续4个季度突破30亿元。进入2024年,价格战和淘汰赛都将进一步加剧,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今年哪些品牌将撑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