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势力污名化的主要群体


日本右翼势力通过政治操弄、媒体煽动等手段,长期对特定群体进行系统性污名化,其目标包括:

日本右翼势力还污名化了哪些群体?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历史学者与教育工作者‌

将坚持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史实的研究者贬为“自虐史观”传播者,如东京大学教授纐缬厚因批评教科书篡改被右翼期刊《正论》攻击‌。

教师因讲解侵略战争真相遭右翼媒体污名化,如大阪教师平井美津子被扣“破坏日韩关系”帽子‌。

2. ‌中国公民与在日华人‌

右翼政客煽动“中国人抢走工作”等虚假叙事,2025年东京街头发生针对中国公民的持械袭击事件,施暴者高呼“驱逐中国人”‌。

在日华人被贴上“间谍”标签,如日本参议员石平因“亲华”立场遭右翼媒体围攻‌。

3. ‌国际社会与和平人士‌

将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污蔑为“反日表演”,日本政府2025年阻挠多国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国际影视作品如《731》被右翼要求删改,外务省提交23次抗议,试图掩盖历史罪行‌。

4. ‌日本国内进步力量‌

左翼政党与反战团体被斥为“卖国贼”,如“日本共产党”因反对修宪遭右翼集会围堵‌。

和平宪法支持者被右翼政客攻击为“阻碍国家正常化”‌。

5. ‌韩国与亚洲邻国‌

将韩国对独岛(竹岛)的主权主张污名化为“无理取闹”,并煽动“反韩情绪”‌。

否认强征劳工史实,将韩国受害者称为“政治工具”‌。

6. ‌日本国内少数群体‌

冲绳民众因反对美军基地被右翼称为“叛国者”‌。

阿伊努族等原住民的文化权利被右翼贬为“破坏国家统一”‌。

典型案例

石平事件‌:中国籍日本参议员石平因批评日本右翼政策,被污名化为“中国间谍”并遭网络暴力‌。

《南京照相馆》事件‌: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被右翼要求下架,导演山田洋次遭威胁‌。


日本右翼的污名化行为已形成“政治煽动—媒体放大—暴力实施”的闭环,其本质是通过制造“假想敌”转移国内矛盾,为军国主义复辟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