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曾经驱动高速发展的3、红利已经消失,市场容量已经饱和,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未来手机的下一波增长高峰,可能还要等待网络的普及。

  手机市场整体销量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在国内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中国信通院给出的数据,2月份国内手机整体出货量为1451.1万部,同比下滑19.9%。

  现在,信通院又给出了3月份的市场数据。国内3月的手机出货量为2837.3万部,同比下降6.0%。可以看出,国内手机市场销量在3月份依然是持续下滑,但下降幅度已经收窄,相比2月份还是好了不少。

  3月份出货的手机中,4G手机数量为2697.8万部,同比下降3.9%,占比95.1%;2G手机出货138.7万部,3G手机出货0.8万部。现在,部分运营商已经在清退2G网络,3月份推出的这些2G手机,估计还是功能机,在低价手机市场上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

  另外,信通院还对3月份出货的手机国内外进行了划分,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 2568.9万部,同比下降4.8%,占比为90.5%。可以看出,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国产品牌已经保持着绝对的优势。结合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国外品牌在国内手机市场上的份额已经被挤压到一成以内。

在国内手机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华为P30逆势爆发  第1张

  华为P30海外发售老外排队疯抢

  在以前,排队抢购手机的场面似乎只发生在新一代发售时的苹果零售店门前。但几年过去了,主角已变成了华为。

  华为P30系列已在海外正式开售,国外的消费者热情高涨,巴黎、新加坡、土耳其等多地都出现消费者们排队抢购的盛况。从现场图片来看,排队人数非常多,不亚于那些年苹果新机开售时的抢购场面。

  华为P30系列海外版发售同样吸引了很多外国媒体,据外媒businessinsider报道,华为P30系列的强烈需求突显了该品牌在新加坡日益增长的吸引力。4月6日,华为P30系列在新加坡怡丰城(VivoCity)首发销售时,甚至有消费者提前一天晚上9点就开始排队。


      延伸阅读:智能手机的如何影响前置自拍和3D人脸识别?

麦姆斯咨询:3D人脸识别策略则使用3D作为生物识别,结合了生物测量和人机交互接口(HMI)。这与全面屏的美学设计有冲突,并受到手机设计、摄像头和显示技术的限制。苹果正在积极开发更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预计应该会在今年年底前上市。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的重大事件无疑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2019年世界移动大会(Mobile Wld Congress 2019)。在这个市场不确定时期,恰是复盘三大智能手机品牌战略的好时机。产业界、金融圈以及消费者的眼睛都在盯着苹果、华为和。

让我们首先来看技术领导者。苹果在2018年9月率先推出了一代iPhone XR、XS和XS Max。从巴塞罗那展会上推出的产品来看,这个领域的竞争确实愈发激烈了。

华为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宣布,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已经来到了第二位。在其Nova 4智能手机中,为其背面选择了具有双图像稳定(OIS)系统的三摄像头方案,并在其正面搭载了一颗单开孔自拍摄像头。虽然从摄像头总数来看仍然是四颗,但相比之前的P20 Pro缺少3D传感(人脸识别)。因此,3D人脸识别相比屏下指纹识别方案仍然被认为是更高端的选择。

三星展示了与华为非常相似的新一代手机。不过尽管如此,这家全球头号智能手机制造商还是在S10 + 5G系列产品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推出了包括两颗后摄加一颗前摄的三摄像头方案,以及最高六颗摄像头的顶级方案,包括了四颗后置摄像头和两颗前置摄像头。

Yole在其最新发布的《摄像头模组产业现状-2019版》报告中强调,摄像头模组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预计2018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达到了271亿美元,未来五年将保持9.1%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57亿美元。

在国内手机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华为P30逆势爆发  第2张

2012~2024年按市场细分的紧凑型摄像头模组(CCM)市场营收预测

智能手机是推动摄像头模组市场增长的主要应用。

三星S10 + 5G可能是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发布的最重磅产品。不过,5G连接只是一方面。三星在其旗舰手机正反面都嵌入3D飞行时间(ToF)相机绝对是一个大胆的设计,这可是三星在苹果推出3D传感和生物识别两年之后才憋出的大招。

目前,显然存在两种相互冲突的主流趋势:一种是倾向于在智能手机正面布局3D人脸识别;另一种是正面舍弃3D人脸识别实现真正的全面屏。

全面屏策略由“惊艳的显示效果”驱动,通过提高屏占比,突出展现由5G应用推动的沉浸式体验。可折叠屏也是这一趋势的一种延伸,并可能最终在智能手机和平板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从当前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业来看,目前还不能确定折叠屏是否能够为行业带来额外的营收,或提高出货量。

而3D人脸识别策略则使用3D传感器作为生物识别接口,结合了生物测量和人机交互接口(HMI)。这与全面屏的美学设计有冲突,并受到手机设计、摄像头和显示技术的限制。苹果正在积极开发更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预计应该会在今年年底前上市。

根据《消费类生物识别市场和技术趋势-2018版》报告介绍,在不久的将来,屏下指纹识别和3D人脸识别应该仍然是主流的身份识别技术。这将推动消费类生物识别市场从2017年的37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57亿美元。

在国内手机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华为P30逆势爆发  第2张

2017~2023年按技术细分的消费类生物识别传感模组市场预测

屏下指纹识别和3D人脸识别是消费类生物识别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目前来看,全面屏策略可以帮助三星和中国厂商通过亮眼的美学设计来保持中档智能手机的创新和销售。不幸的是,这似乎是一个死胡同,因为前置自拍摄像头无法移除,需要不断改善以吸引用户,推动销售。

因此,我们认为这很可能也是一种临时策略,使该策略的支持者可以开发比肩苹果Face ID性能且更经济的3D传感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兼顾无缝集成的其它限制,避免显示屏中出现任何的刘海或开孔。

华为的策略非常简单:具有3D人脸识别功能的P20 Pro是针对苹果产品的回应,提供了类似的3D传感功能;而最新发布的Nova 4则是对三星全面屏系列产品的回应。显然,华为正在两条战线上分别与苹果和三星展开竞争。

在国内手机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华为P30逆势爆发  第2张

CMOS摄像头模组产业中的主要厂商

就三星而言,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同。三星可以依靠其利润丰厚的显示屏供应业务,来推动更大的屏占比趋势。这有助于服务其中端市场,当然,三星也不会忽略更高端的顶级市场。随着3D ToF传感在S10 + 5G中的推出,三星得以立足这一非常高端的市场,真正参与“豪配手机”市场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