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Arm带你了解2025年及未来在不同技术市场的关键技术方向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Arm带你了解2025年及未来在不同技术市场的关键技术方向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对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出现的趋势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洞察。在上周的文章中,我们预测了 和芯片设计方面的未来趋势,本期将带你深入了解 2025 年及未来在不同技术市场的关键技术方向!

Arm带你了解2025年及未来在不同技术市场的关键技术方向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5 及未来

行业技术趋势预测

Arm带你了解2025年及未来在不同技术市场的关键技术方向  第2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芯片设计

技术市场

针对多样的技术市场,我们列举了七大关键趋势,涵盖异构计算满足中多样化 AI 需求;虚拟原型日益普及,革新汽车行业芯片和软件开发流程;端到端 AI 增强系统性能;更多解放双手的驾驶体验,但对驾驶员的监控也需增强;仍是未来数十年的主要设备;技术微型化的持续演进;以及 Windows on Arm 持续升温。带你深入洞察各大关键技术市场的主要趋势,把握行业前沿脉动!

异构计算满足物联网中

多样化 AI 需求

在广泛的 AI 应用中,尤其是在物联网领域,不同的 AI 需求将需要多种计算引擎。为了最大化地部署 AI 工作负载, 将继续成为现有设备部署的关键。新的物联网设备将搭载更大的内存和更高性能的 Arm Cortex-A CPU,以增强 AI 性能。而新推出的 Arm Ethos-U NPU 等加速器将被用于加速低功耗 (ML) 任务,并为工业机器视觉和消费类等更广泛的用例提供高能效边缘推理能力。

从本质上来看,在短期内,我们将看到多个计算元件被用于满足特定 AI 应用的需求。这种趋势将继续强调开发通用工具、软件技术库和框架的必要性,以便应用能够充分利用底层硬件的功能。边缘 AI 工作负载不存在“万能”的解决方案,因此,为生态系统提供灵活的计算平台非常重要。

虚拟原型日益普及

革新汽车行业芯片和软件开发流程

虚拟原型日益普及,为汽车行业芯片和软件开发流程带来革新。虚拟原型加速了芯片和软件开发,使得公司能够在物理芯片准备就绪之前就着手开发和测试软件,这对汽车行业尤为重要。在汽车行业,虚拟平台推出后,汽车开发周期可缩短多达两年。

2025 年,在芯片和软件开发流程持续转型的浪潮中,Arm 预计将有更多公司推出自己的虚拟平台。这些虚拟平台将无缝运行,借助 Arm 架构提供的 ISA 对等特性,确保云端和边缘侧架构的一致性。通过 ISA 对等特性,生态系统可在云端构建自己的虚拟原型,然后在边缘侧进行无缝部署。这将显著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让开发者有更多的时间利用软件解决方案来提升性能。2024 年 Arm 首次将 Armv9 架构引入汽车市场,Arm 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开发者在汽车领域利用 ISA 对等特性,并借助虚拟原型技术来更快地构建和部署汽车解决方案。

端到端 AI增强自动驾驶系统性能

生成式 AI 技术正被迅速应用于端到端模型中,有望解决传统自动驾驶 () 软件架构面临的可扩展性问题。得益于端到端自监督学习,自动驾驶系统的泛化能力将得到提升,使之能够应对之前从未遇到的场景。这种新方法将有效加速运行设计域 (ODD) 的扩展,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将自动驾驶技术部署到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等不同环境中。

但对驾驶员的监控也需增强

更多解放双手的驾驶体验,但对驾驶员的监控也需增强。随着 L2+ 驾驶员控制辅助系统 (AS) 和 L3 级自动车道保持系统 (ALKS) 的车辆法规在全球范围内的协调进展,DCAS 和 ALKS 这些高级功能将实现更快、更广泛的部署。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正在投资配备必要的硬件,以便在车辆的整个使用周期内通过订阅服务推广这些功能。

为了防止驾驶员滥用自动驾驶系统,相关法规和“新车评估计划 (NCAP)”正日益关注更为精密的车内监控系统,如驾驶员监控系统 (DMS)。例如,在欧洲,EuroNCAP 2026 的新评级机制将鼓励直接感知式(如基于摄像头的)DMS 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和自动驾驶功能深度集成,以便针对不同程度的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做出适当的车辆响应。

仍是未来数十年

的主要消费电子设备

在可见的未来,智能手机仍将继续扮演主要的消费电子设备。实际上,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它很有可能将持续作为消费者的首选设备,其他设备难以对它构成实质性挑战。随着 Armv9 在主流智能手机中的广泛应用,预计到 2025 年,新旗舰智能手机将拥有更强的算力和更好的应用体验,这将进一步巩固智能手机作为首选设备的地位。但很显然,消费者会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设备,智能手机主要被用于应用程序、网页浏览和,而笔记本仍被视为生产力和工作任务的“首选”设备。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眼镜等 AR 可穿戴设备正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理想搭档。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够持续流行,关键在于其不断进化的能力,从应用到摄像头再到游戏,而现在,业界正见证 AR 的新应用场景正在涌现,而智能手机也开始支持可穿戴设备的 AR 体验。

技术微型化的持续演进

在整个行业中,设备正变得愈发小巧时尚,例如 AR 智能眼镜和越来越小的可穿戴设备。这一趋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高能效技术的应用为设备提供了所需性能,以支持关键的设备功能和体验。其次,轻量化技术的应用让更小巧的设备成为可能,就 AR 智能眼镜而言,它采用了超薄碳化硅技术,不仅可实现高清显示,还能大幅减小设备的厚度和重量。此外,小巧的新语言模型正在提升这些小型设备的 AI 体验,使设备的沉浸感更强,互动性更好。展望明年,高能效的轻量化硬件将与小型 AI 模型加速结合,推动更小巧、功能更强大的消费电子设备的发展。

Windows on Arm 持续升温

2024 年,Windows on Arm (WoA) 生态系统取得了显著进展,主流应用已纷纷推出 Arm 原生版本。事实上,普通的 Windows 用户 90% 的使用时间都在使用 Arm 原生应用。最近的一个例子是 Google Drive,它于 2024 年底发布了 Arm 原生版本。Arm 预计这一势头将在 2025 年继续保持下去,随着包括 Google Che 在内对用户日常体验至关重要的 Arm 原生应用实现了大幅的性能提升,WoA 将对开发者和消费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