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人形机器人遇阻?特斯拉“擎天柱”项目负责人离职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人形机器人遇阻?特斯拉“擎天柱”项目负责人离职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擎天柱”(Opmus)人形项目负责人米兰·科瓦奇(Milan Kov)周五表示,他将离开公司。

科瓦奇在X平台上发文称,“我不得不做出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我将离开我的职位。我离家太久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国外的家人在一起。”科瓦奇称,这是“唯一的原因,与其他任何事情都无关”,他对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及其团队的支持坚如磐石,他的离开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人形机器人遇阻?特斯拉“擎天柱”项目负责人离职  第1张

科瓦奇于2016年加入特斯拉,在公司工作了近1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担任Autolot团队的高级。他于2022年被任命为擎天柱项目的负责人,并于2024年底晋升为该项目副总裁。据媒体报道,特斯拉软件部门副总裁阿肖克·埃卢斯瓦米(Ashok Elluswamy)将接替科瓦奇接管Optimus项目。

科瓦奇的离职给Optimus项目的未来增加了不确定性。特斯拉正将发展重点转向人形机器人与出租车服务,其估值变动也高度依赖于此领域进展。马斯克此前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将有数千台擎天柱机器人在特斯拉自己的工厂中工作,目标是让Optimus成为历史上扩张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力争实现每年数百万台的产量。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擎天柱(Optimus),是特斯拉开发的一款人形机器人,于2022年10月首次亮相。预计售价低于25000美元或30000美元。

擎天柱身高为5尺8寸(约173公分),重125磅(约56公斤),行走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约时速8公里),最多可提45磅(约20公斤)的物品,并且头部会配有一块屏幕,以便使用者可以获取有用的信息。特斯拉Optimus共有28个运动关节,包括三种旋转执行器和三种线性执行器。旋转执行器主要分布于肩髋等需要大角度旋转的关节,线性执行器分布于膝肘等摆动角度不大的单自由度关节和腕踝两个双自由度但是体积紧凑的关节。其中旋转关节的分布方式和传统仿人型机器人基本一致。

2022年10月,擎天柱在首届特斯拉 Day上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机器人搭载特斯拉同款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和。2023年3月,特斯拉展示了关于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视频中的擎天柱更加精致,能够行走。同年12月12日,马斯克发布视频披露,擎天柱第二代机器人将于当月发布,步行速度提升30%,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有所改善。

2024年5月5日,特斯拉发布视频展示了擎天柱分拣电池、行走、执行工厂任务的能力。2024年6月,特斯拉在工厂部署两个Optimus机器人。同年10月,擎天柱具备遛狗、照看孩子、修剪草坪等功能。2025年3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将于年内试生产5000台,并计划在2026年将年产能提升至5万台。

2025年5月21日,特斯拉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新视频。画面中,人形机器人正在流畅地进行扔垃圾、炒菜、使用吸尘器、熨衣服等一系列动作,视频中文字显示,“所有任务均由单一完成,并直接从人类视频中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该账号此前曾发布多个人形机器人走路、跳舞等视频,本次发布的视频机器人动作较此前更加流畅,行动也更加多样化。

人形机器人遇阻?特斯拉“擎天柱”项目负责人离职  第2张

2025年5月29日,特斯拉在社交平台发文称,SpaceX将于2027年发射携带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星舰前往火星。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2026年年底,SpaceX将发射携带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星舰前往火星,按照轨道周期计算,将在2027年抵达火星。届时,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在火星表面行走。如果一切顺利,SpaceX将尝试送人类前往火星。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目前正处于加速阶段,2025年被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在国内,2025年4月,优必选宣布正式与采购方签订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主要涉及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与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工厂的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等环节。这是人形机器人企业在工厂制造业场景全球首次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智元机器人宣布其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灵犀X2开启合作伙伴招募,并将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化出货,预计到2026年底出货量达数千台。

宇树推出的G1人形机器人开启预售,标志着其在产品商业化推广上迈出重要一步。G1凭借先进的运动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稳定且灵活的行走与操作,在工业巡检、物流配送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众擎机器人已开启预售,双足机器人SA01销量已超百台,计划在2025年完善具身板块,并转向商业化,实现全系列机器人年产销1000台以上。

不过当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面临挑战,技术方面,尽管人形机器人在步态控制、多模态感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其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需求间仍存在显著断层。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方面还存在技术瓶颈。

人形机器人的行业链条冗长,从研发到落地还需要很长时间。实验室里的突破只是第一步,结构设计、传感器融合、供应链适配、场景验证等环节仍需完善。

成本方面,人形机器人的前期研发成本、服务团队和交付团队的定制化服务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价格。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供应链优化,如国产关节替代进口以及工艺创新,将单机成本压至10万元以内,但进一步降低成本仍面临挑战。

场景方面,企业需要持续创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模式,比如采用“硬件+服务”模式,通过数据采集与技能库建设拓展盈利空间。不同场景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各不相同,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潜在用户的需求,开发多样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特斯拉擎天柱的核心优势在于低成本、用性、强生态协同,其通过汽车产业链复用、端到端AI算法与规模化生产,有望打破人形机器人高成本、低效率的瓶颈。米兰·科瓦奇离职对特斯拉擎天柱项目短期内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期看影响不大。

尽管科瓦奇离职,但特斯拉在擎天柱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例如,擎天柱完全采用强化学习训练方案,在运动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技术基础为项目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消息称阿肖克·埃卢斯瓦米将接管Optimus项目,埃卢斯瓦米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的接任有望为项目带来新的活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