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度拜读09收集整理以下是关于汽车机油的选择与更换指南:机油浓度高好还是稀好,机油越用越稀还是越稠机油类型与更换周期全合成机油‌采用PAO或酯类基础油,具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抗氧化性和清洁能力,建议更换周期为1万-1.2万公里或1年‌。相比半合成机油(7500公里更换),全合成机油虽价格略高,但能延长换油周期并提供更优的发动机保护‌。半合成与矿物油‌半合成机油适合预算有限的车主,矿物油因更换周期短(5000公里)且性能一般,已逐渐被淘汰‌。机油浓度高好还是稀好,机油越用越稀还是越稠机油标号解析W前的数字‌(如5W、0W):表示低温流动性,数字越小适用温度越低。例如0W可耐受-35℃,5W为-30℃‌。W后的数字‌(如20、40):表示高温粘度,数字越大油膜越稳定。德系车常用40粘度(如5W-40),日韩系多用20或30粘度(如0W-20)‌。三、车系适配建议德系车‌涡轮增压发动机需高粘度机油(如5W-40),符合VW 502/奔驰229.3标准,适合老车或高负荷工况‌。日韩系车‌精密发动机推荐低粘度机油(如0W-20),降低摩擦阻力,提升燃油经济性‌。美系/国产车‌通用性较强,通常选择5W-30或5W-40,具体需参考保养手册‌。四、注意事项避免混加机油‌:不同品牌或标号的机油混用可能影响性能,但短期应急使用一般不会立即损坏发动机‌。认证标准‌:关注API SP/SN或ACEA C3等认证,确保机油满足发动机技术需求‌。极端气候‌:北方地区优先选择低温流动性好的机油(如0W标号)‌。

机油浓度过高或过稀都不好,浓度是与机油粘度相联系的,浓度越高意味着机油粘度大,浓度越稀说明粘度值小,在挑选机油中有这么一句话,选择合适粘度的机油才是最好的。如果机油使用时间较长时,到最后机油是越用越稠的。

机油浓度高好还是稀好,机油越用越稀还是越稠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使用浓度过高的机油,也就是采用粘度过大的机油,会使发动机运行阻力变大,油耗增加,甚至有时会因为粘度大,无法快速的润滑到发动机各零部件的摩擦表面,也会造成一定的磨损。

如果使用浓度过稀的机油,一般会使发动机噪音变大,密封性变差使得出现烧机油现象的概率增加,同样,过稀的机油由于无法形成一定的油膜,使用零部件表面发生摩擦磨损。

机油浓度高好还是稀好,机油越用越稀还是越稠  第2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此,车主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车辆驾驶环境、车主驾驶习惯以及保养手册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粘度的机油,才能更好的保护发动机。

对于机油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可以说是先变稀后变稠,如果是长时间的结果,那机油就是越来越稠了。

先变稀的原因是大多数机油中含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在长时间剪切的状况下,粘度指数改进剂会逐渐失去原有的粘度,使得机油的粘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

后变稠是由于机油使用一段时间后,油品会被逐渐氧化,产生了大量的油泥和一些杂质,被清净分散剂分散到油中,从而导致粘度增大了,其实这时候机油的性能已经慢慢失效了,可以对车辆进行保养,更换机油了。如果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还没进行更换的话,会导致严重的磨损,甚至出现拉缸等严重现象。

所以除了选择合适粘度的机油外,在平时也要多注意机油的更换时间,不要错过更换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