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汽车对以下是2025年9月5日最新的汽车新闻与资讯摘要:一、新能源汽车动态比亚迪‌: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2025年Q1出口榜,比亚迪成倍暴涨夺冠,沃尔沃同比增幅达126.8%但未回应2025年销量目标从550万辆下调至460万辆的传闻。前8月累计销量约286.39万辆,同比增长23%。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提出由AI和机器人主导的“可持续富足”社会,Optimus人形机器人被定位为未来主力。文远知行‌:Robotaxi GXR在广州黄埔区开启24小时纯无人商业化运营,支持区域内任意点对点呼叫。二、新车发布与预售别克全新GL8陆尊‌:豪华新能源MPV上市,售价33.99万-39.99万元。帕里斯帝‌:开启预售,起售价29.38万元。吉利银河M9‌:2025年Q1出口榜,比亚迪成倍暴涨夺冠,沃尔沃同比增幅达126.8%全球预售启动,定位中大型轿车。三、行业合作与技术进展禾赛科技‌:连续两年为Motional Robotaxi提供激光雷达,单车搭载4颗传感器。日产进出口‌:在广州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0亿,业务涵盖汽车零配件进出口及技术服务。四、其他热点捷达品牌‌:新合资公司计划四季度成立,引入地方投资。岚图汽车‌:8月交付13505辆,同比增长119%。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考各品牌官方发布或拜读权威汽车媒体。

家人们,比亚迪又双叒叕拿第一了。

比亚迪以同比104%的增速、近20万辆的出口量首次登顶榜首,奇瑞和名爵次之,沃尔沃也是亮眼首次登榜。

具体到车型方面,比亚迪旗下和两款车型,分别以翻倍和四倍增长的出口量,海狮 07 EV 更是以近 2 万辆的成绩成为新晋黑马,如此增长态势小说的爽文估计都不敢这么写吧?

反观另一边,特斯拉则遭遇滑铁卢,Model 3和出口量同比暴跌42%和79%,甚至跌出前20名,与比亚迪形成鲜明反差。  

4月27日,根据第一电动报道统计,TOP20汽车出口量车型榜中,6款新能源车入围,比亚迪占5席。和Pro出口量同比翻倍,涨57%。海狮07EV自去年7月出口后销量攀升,3月达7200辆创历史新高,出口量近2万辆,成出口市场黑马。

曾经的出口王Model 3,一季度出口量同比大降超42%至3万辆,跌至第四,而其“兄弟”的出口量同样出现大降,甚至跌出TOP20。

燃油车领域,、博越L出口量暴涨,名爵3等车型出口量同比涨超20%。但奇瑞系多款车型如瑞虎7、瑞虎5X、、欧萌达、瑞虎3X、瑞虎8出口量同步稍显逊色。

与去年同期相比,TOP20汽车出口量榜中,MG5、MG4 EV、、530、特斯拉、长安等车型落榜,取而代之的是比亚迪旗下三款车(海狮07、、),以及、博越L、、江淮车型上榜。

品牌出口量排名的变化其实不算太大,除了比亚迪的首次登顶外,失去榜首的奇瑞并未躺平,车型出口量翻倍,成为燃油车阵营中罕见的亮点。这种“燃油车新能源化”(增加混动配置、智能化升级)的策略,或许能给传统车企转型提供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中的格外出众,其凭借127%的出口增速冲进榜单前15,证明豪华品牌只要放下身段拥抱电动化,依然能在全球市场找到生存空间。

4月27日,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的统计来看。

尽管出口亮眼,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却降至 3.9% 的历史低位,2025年3月的单车利润甚至低至1.1万元,这背后既有原材料成本上涨 9% 的压力,也有价格战导致的利润摊薄。

并且随着近期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车企不造电池的问题严重,车企利润可持续下滑。

结合前几年的利润率下行趋势看,近期汽车行业利润下滑幅度仍较大,由于政策加持下的新能源价格优势明显,主流车企盈利压力仍将急剧增大。

不过,行业并非一片阴霾:新能源车型的单车利润比燃油车高 18%,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溢价和规模效应仍能保持盈利。例如,比亚迪凭借电池自产优势,其新能源车型毛利率达 2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未来,汽车行业将呈现 “双轨并行” 趋势,传统燃油车通过政策刺激(如报废更新补贴)维持基本盘,新能源汽车则依靠技术迭代打开增长空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固态电池、800V 高压平台等技术广泛量产,中国车企还是非常有希望在 2026 年实现 “油电同权” 的目标。

2025年Q1出口量榜单的冷热对比,恰似中国汽车出海的双面镜:一面照见比亚迪、沃尔沃等品牌电动化转型的雷霆速度,一面反映出行业 “卖得多、赚得少” 的现实沟壑。

3.9% 的销售利润率警钟长鸣,却也让技术溢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汽车淘汰赛的速度未来只会越来越快,如何留在牌桌上是车企们要反复思考的问题。

从“出口量变” 到 “价值质变”,中国车企的“油电同权” 的号角渐近,大家怎么看呢?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