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分享了带来的5大革命性变化,并提醒行业进行前瞻性的思考。

  另外,云端计算协同和5G将在今年引爆和AR的发展,而也已经从过去的炒作到逐步成为通用技术,化整为零,应用场景无处不在。

  对于5G终端而言,大屏、多屏、折叠屏本身就是杀手应用。

5G世代华为将推颠覆性VR终端 苹果被罚 股价收跌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终端肯定是5G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在CPE终端和网络已同步准备好了,5G支持WTTx的应用没有任何悬念,关键是面向消费者的。

  从整个行业来看,这是历史上首次终端、和网络基本同步,滞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次展会上,发布了40款5G的终端,在未来的一年时间内将陆续上市。未来终端的变化,对于整个5G产业的发展推动,值得大胆想象。

5G世代华为将推颠覆性VR终端 苹果被罚 股价收跌  第2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认为未来5G的终端在形态上会产生很大创新,大屏、多屏、折叠屏只是一部分探索。这个变化绝不仅仅是一个屏幕变大的问题,它的变化充分迎合了消费者在视觉体验上无止境的追求。

  另一方面,我认为新型终端必将成为应用的推手。当一个新业务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问杀手应用在哪里?我觉得5G面向消费者的应用,大屏、多屏、折叠屏本身就是一个杀手应用。

  很遗憾的就是现在应用开发,目前在整个生态的演进过程中还稍微滞后。但我认为大屏、多屏、折叠屏一定会给我们的应用开发展现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谁能抓住这个机会,率先推出颠覆式的体验,在应用方面就能领先。

  VR/AR: 5G将是引爆需求的推手

  VR和AR这次在展会很热。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结合5G网络的发展,VR和AR在今年一定会被引爆。其实VR和AR已经被炒了很多年了,但始终没被引爆,什么原因?

  我认为主要还存在三大障碍:

  第一,大量的VR应用都是在用本地的高性能计算机完成的,成本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

  第二,头显非常贵,因为很多头显都是一体机,又贵又重,根本没有办法看完一个大片。

  第三,当时延超过20毫秒,VR的眩晕已经没法忍受了。

  就这几个技术障碍,5G网络都可以解决,5G将是引爆VR需求的推手。5G网络会把时延降下来,现在理论上已经可以做到15毫秒了。15毫秒意味着可以把互动性应用的眩晕感完全消除掉。

  5G网络全在线、低时延,意味着今后的计算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处理,这样对本地计算的要求在降低,成本就能降下来,VR的头显就可以做得非常轻、非常薄。我觉得轻和薄对VR未来的用户体验是非常关键的。

  华为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会发布一款颠覆性的VR终端,我们坚信这个方向是值得探索的。

  毫无疑问,5G将创造一个新的网络环境,催生VR和AR的应用。而VR和AR的应用会不会给我们带来除了和手机之外一个新的计算平台?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整个行业认真思考的。

  苹果被罚 股价收跌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一位贸易法官周二裁定,苹果(AAPL)侵犯了公司(QCOM)的一项专利,因此,一些进口应该被禁止进入美国。

  苹果股价当日收跌1.03%,报186.79美元,日内稍早一度涨超2%。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法官玛丽琼-麦克纳马拉(MaryJoan McNamara)表示,她将建议对中国制造的iPhone实施进口禁令。该法官在此案中没有发现高通的其他两项专利受到侵犯。该法官的裁决将受到该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审查,该委员会有权阻止侵犯美国专利的进入美国。

  该消息一出,高通股价跳涨,截至美东时间周二下午2:35,该股上涨2.06%,报57.80美元。苹果股价下跌0.57%,至187.68美元。

  此案是高通向该贸易机构提起的两起诉讼之一。高通此前寻求对iPhone实施进口禁令,以便在技术许可谈判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高通表示,苹果应向高通支付十亿美元的专利费用。

  美国国际委员会定于周二晚些时候公布对另一起案件的最终裁决。在这起案件中,高通指控苹果公司的iPhone与(INTL)的侵犯了高通两项有关提高数据速度和质量的专利,以及一项有关节能功能的专利。该公司正在寻求一项禁止进口这些iPhone的命令。

  苹果已指示其承包商在双方达成新协议之前停止向高通支付费用,该公司还转而向英特尔寻求供应其型号的调制解调器芯片。

  苹果否认侵犯了高通这些专利,并声称高通正试图摒弃其在美国唯一的竞争客户,这将阻碍其第五代移动(5G)的发展。在美国国际委员会处理的这两起案件中,苹果都主张即使发现有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也不应实施进口禁令。

  高通辩称,事实正好相反。如果其不能保护专利,它的创新价值就会降低,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的华为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高通称英特尔的产品质量低劣,并指责英特尔和苹果将未经授权的高通技术植入英特尔芯片,以提高其质量。

  无论如何,高通的技术支撑着所有的现代,它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每年在研究上花费数十亿美元。它还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该公司从所有运用其芯片移动设备的中赚钱,其他公司生产的芯片如果运用了高通的技术,高通也可获利。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此前曾指控高通利用其在行业标准上的专利,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并要求收取高额许可费。本案中的专利与标准化技术无关,但苹果声称高通利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维持垄断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