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或许大家都被苹果的WW23新品发布会刷屏,除了例行的 17系统和Macbook更新外,最令人期待的“One more thing”当属苹果的首款头显Vision Pro。
秘密研发七年、“延期发布”三次、库克时代最重磅的创新产品、传奇设计师Ive主导的最后一款苹果硬件......层层buff让苹果首款MR头显的发布更添几分传奇色彩。 苹果首款头显的介绍已经很多,本文主要着眼于苹果Vision Pro的新型人机交互,以及背后多达23个的感知。
在苹果首款头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在新的设备中,传感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颠覆性的人机交互依赖于传感器的实现。
23个传感器!眼动跟踪+面部跟踪+虹膜识别+手势控制,苹果首款头显Vision Pro将带动这些赛道! 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1点的WWDC23苹果新品发布会,成为今日早上的热搜事件,相信大家已经被苹果新品相关信息刷屏了。 在本次新品发布会中,最令人瞩目的“One more thing”当属苹果的首款头显Vision Pro。
这款AR设备被业界寄予厚望,苹果曾引爆了、平板、TWS无线耳机、手表等众多万亿级消费电子新市场,引领了一个又一个浪潮,多年来AR/产业不温不火,大家都在期待苹果的入场来引爆市场。
在发布前,彭博社曾表示,Vision Pro是苹果近10年最重要的新品。还有人认为,这款产品将拳打,脚踢笔记本,进而颠覆整个消费电子市场。
秘密研发七年、“延期发布”三次、库克时代最重磅的创新产品、传奇设计师Ive主导的最后一款苹果硬件......层层buff让苹果首款MR头显的发布更添几分传奇色彩。
在现场的Vision Pro展示区人满为患,据悉苹果不允许媒体上手体验,只能外观拍摄。从外观上来看,跟此前爆料的“类似滑雪护目镜”的设计类似。
虽然被定位为AR设备,但在苹果看来,Vision Pro完全可以看作一个无缝融合现实世界和电子世界的新型计算机。库克直接放话:正如带我们进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 在苹果官网上,对Vision Pro的定义是——Apple的首个空间计算设备。
具体硬件配置上,它的屏幕包括两块微型显示屏,像素2300万,每只眼睛的分辨率高达4k。芯片则配备了两块:一块M2和一块R1,后者负责处理来自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和6个麦克风的输入,确保内容实时呈现在用户眼前 正如之前外界预测,设备上类似“表冠”的按钮可进行AR/VR模式切换。外框由特质的铝合金制成。其中囊括了包括显示屏、摄像头、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机、高效散热设计等组成部分。
眼罩有一系列不同的形状和尺寸选择,还打造了能够通过磁力吸附的定制插片。插电时能全天候使用,接到外置高性能电池最长可用两个小时,分离式电池设计。
售价方面Vision Pro定价3499美元,约24850人民币。售价及配置与同期其他AR设备对比如下图:
23个传感器带来的革命性和用户交互介面 作为一款AR设备,除了显示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机交互的便捷混和高效。对于Vision Pro的人机交互特性,苹果在发布会及官网介绍上,也好不吝啬词语。
Apple 今日发布Apple Vision Pro,一台革命性的空间计算设备,将数字内容无缝融入真实世界,让用户处在当下并与他人保持连接。Vision Pro打造无边际画布,让app突破传统显示屏的限制,为用户带来全新的3D交互体验,以最自然、最直观的输入方式来控制——眼睛、双手与语音。Vision Pro搭载全球首创的空间操作系统 visionOS,通过用户与数字内容互动的模式,让数字内容如同存在于真实世界。Vision Pro的突破性设计,搭载超高分辨率显示系统,将 2300 万像素置于两个显示屏中,定制的 Apple芯片为独特的双芯片设计,确保用户每次的体验如同在眼前即时发生。
从介绍中,我们看到苹果希望人们以最自然、最直观的输入方式来控制Vision Pro,并为此开发了全球首创的空间操作系统 visionOS。
那么,我们怎么通过眼睛、双手与语音来控制Vision Pro?答案就藏在Vision Pro配置的23颗传感器中。 据官网介绍,Vision Pro至少配置了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和6个麦克风等共计23个传感器——这甚至比此前分析师们预测的都要多。 这些传感器分布在整个设备的外侧、四周以及内框处,这样就可以监测手势、眼球、声音等各种信息。
▲Vision Pro传感器布局
人类生物研究表明,人类头部运动和视野回传的延迟须低于20ms,否则将产生视觉拖影感从而导致强烈眩晕。为了处理这些传感器带来的庞大数据,快速输出图像反馈,Vision Pro采用了双芯片设计——M2主芯片负责计算,此外R1芯片则专门用来处理来自这些23个传感器输入的数据,据苹果介绍,R1可在12 毫秒内将新影像串流至显示器,比眨眼还要快 8 倍,从而避免眩晕的发生。
Vision Pro的手势识别 因为手部在于眼睛下方,因此Vision Pro的手势识别通过位于设备下方的两个高分辨率来识别。 据悉,该图像传感器可以每秒向设备传输超过10 亿像素,提供精确的头部和手部跟踪以及实时3D映射,之后通过分析,让Vision Pro从各种位置理解用户的手势控制指令。
Vision Pro的眼动识别 由和摄像头组成的眼动追踪系统,可以将不可见光图案投射到每只眼睛上,能够判断用户当前注视的位置。这使得用户无需使用手柄控制,只需通过注视来浏览应用图标,轻点选择,轻扫滚动,或者发出语音指令即可操控。
▲眼动识别原理
苹果强调,用户在显示屏上观看的区域和眼球追踪数据不会与苹果或网站共享。相反,来自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数据在系统级别进行处理,因此应用程序也不一定需要“看到”用户或他们的周围环境来提供空间体验。
此外,Vision Pro的,通过内置于设备的麦克风监测用户语音指令进行控制,这点与智能手机语音助手等类似,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体验过了。 Vision Pro的虹膜识别与苹果的第一款 3D 相机 作为一款私人设备,如iPhone一样,苹果也为Vision Pro添加了安全识别功能——Opc ID,Optic ID是一款虹膜识别系统。 据苹果介绍,Optic ID使用不可见的LED光源传感器来分析虹膜,然后将其与存储在Secure Enclave上的注册数据进行比较,这与Face ID和触控ID使用的过程类似。并且光学ID数据是完全加密的,不会提供给其他应用程序,也不会离开设备本身,用户不必担心生物信息被泄露到网上。
此外,Vision Pro 也是“苹果的第一款 3D 相机”,通过配备的LiDAR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深感传感器,可以感知深度信息,配合全新的具有三维界面的操作系统 visionOS,能够创建用户周围环境的融合 3D 地图,使它能够在空间中准确呈现数字内容。
用户可以将常用、熟悉的App放置在空间中的任何位置,也可以将它们放大、缩小到适合的尺寸,包括从消息线程中把物体拉出来放到真实世界中。比如,Vision Pro 上的 FaceTime 可以在通话时显示真人大小的人物,还优化了查看照片和视频的体验。
Vision Pro的Eyesight功能 为了让你戴上眼镜后不与现实彻底脱节,当有人进入视野范围时,Vision Pro屏幕的透明度会随时变化。如果用户处于全 VR 模式,一个发光的屏幕会遮挡住他们的眼睛,以示他们不想被打扰。 而监测是否有人在附近的功能,则来自于设备前面的图像传感器。
中国第一MEMS企业歌尔股份不是麦克风供应商?Vision Pro供应链曝光 此前,中金公司、民生证券等多家分析机构,贴出了Vision Pro的供应链和BOM零部件成本价格,合计成本大概在1200~1500美金左右。
其中,Vision Pro使用的图像传感器来自索尼,传感器由我国台湾企业、全球最大砷化镓晶圆代工服务公司稳懋,此前稳懋一位苹果iPhone 手机生产ToF 传感器、LiDAR(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声学部件由歌尔股份提供,值得注意的是,据证券商提供的BOM清单显示,MEMS麦克风由美特声学供应,美特隶属于台湾美律实业,2016年立讯精密通过入股取得苏州美特 51%股权,从而进入声学领域。 当然,本清单由证券商根据渠道信息汇总,Vision Pro的具体零部件可能需要半年后正式上市后才可得知。
结语 从以上Vision Pro的各种人机交互中,使用到了图像传感器(可见光/红外线)、MEMS麦克风、3D飞行时间(ToF)传感器、激光雷达,以及用于姿态检测的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IMU)等各种传感器。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在新的消费电子设备中,传感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颠覆性的人机交互模式,往往通过新的传感器来实现。譬如,大家都在期待的柔性传感器,将为未来带来更多的人机交互体验。 随着苹果进入AR/VR赛道,后期凭借其强大的开发能力以及原苹果软件生态数以千万级的,是否会给AR/VR赛道带来爆炸性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