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3·15晚会曝光!家电平台“无病乱修、小病大修”;AI被用到黑产...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3·15晚会曝光!家电平台“无病乱修、小病大修”;AI被用到黑产...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2025年3·15晚会昨晚落幕,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从1991年3月15日推出首场“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央视3·15晚会逐渐成为万千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年度维权盛会,曝光消费黑幕、引发行业思考。
今年3·15晚会主要关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其中也有一些与电子行业相关。
家电平台“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
虽然相信我们的读者都多多少少有自己维修家电的能力,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家电坏了往往都需要求助第三方的维修平台。但这个行业的乱象也远超于人们的想象,最近号称国内最大维修平台的“啄木鸟家庭维修”,在投诉网站上的投诉数量超过6000条,“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成为投诉的重点。
为什么作为一个维修平台,连最基本的“维修”都做不好?央视财经记者在卧底应聘时发现,这家公司的新员工竟然只要三天培训就能成为维修师傅在平台上接单,培训的核心并不是维修,甚至几乎没有家电维修的实操,最核心的是“如何在服务过程中提高收费”。
培训的内容也主要是营销话术,如果客户嫌贵,他们还能表演一出双簧戏,打电话给主管做局,通过优惠券等诱导客户付款。
而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同样是遵循“无病乱修、小病大修”的策略,比如在更换洗衣机时,购买劣质的电机给客户换上;有时候客户的问题简单到只是水龙头开关没有打开,甚至是电池的保护盖没有取下来,这些最简单的问题都能升级成其他零件损坏,强行更换零件从而提高收费。
当然,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线上平台,入驻的维修师傅大多是有实际维修经验的,然而这些维修师傅在平台定下的规则下也只能被迫采用“骗”来提高每一单的收费,这背后的核心,就是平台垄断了客户来源渠道,维修师傅不得不遵循平台的要求,否则根本接不到单。
维修师傅表示,在平台接单后,自己实际只能拿到客户支付金额的40%,而平台收走60%,这导致了要赚钱只能靠换零件。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播出后,啄木鸟家庭维修也在15日当晚发布一则声明“光速滑跪”,表示致歉并承担一切后果与责任,成立调查组对报道现象进行彻查。
评论也会被窃取隐私?平台号称每日处理100亿条数据
大数据获客是现在营销领域火热的概念,很多公司声称利用他们的大数据获客软件,可以为商家精准获取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号码等联系方式,方便商家精准推广。
央视财经报道,在对云企暗访的过程中,业务经理介绍道,获客软件能够将商家想要的关键词设为,设定后,软件就会自动在刚才选择的短平台上扫描评论区。一旦发现与设定标签词相关的评论,这款软件就会在短视频平台和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抓取这个用户的电话、微信账号等联系方式。
不只是获取用户的信息,甚至还能监控和盗取同行的直播带货数据。
而另一家企腾网络技术推出的火眼云软件,还可以将阅读过或转发过企业公众号文章的用户手机号码偷偷窃取。
这些获客软件都使用了爬虫技术,可以在各大网络平台任意抓取数据。更离谱的是,有些公司推出的软件甚至能够获取用户地理位置,在软件中能够获取一个区域内所有预留过信息的用户数据。
央视财经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更深层的获客公司,甚至能获得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抓取呼入400号码的用户信息,连浏览过特定网站的用户数据都能够获得。在启科科技的展示中,他们使用的是一个名为精准通客户管理平台,可以显示电信运营商后台的实时数据,里面每一个用户都被打上各种标签,除了年龄、经济能力、职业、兴趣爱好之外,甚至还有人生标签,包括中小学、大学、已婚、未婚等标签。
这些利用大数据获得的用户信息,每一条都是待售的。
被黑产应用,一天打“10万个骚扰电话”
最近有没有发现,接到越来越多的推销电话,而且都是“真人”拨打,日夜不间断地打进电话推广可能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让你不厌其烦的背后,可能就是加持的“外呼”业务公司。
这些外呼公司打着“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等旗号,招揽生意,甚至还宣称可以通过AI智能拨打营销电话。
经过记者暗访,发现这些“外呼”机器人效率远远比人工高,可以日夜不间断拨打营销电话,同时采用AI技术,利用真人录音,让用户难以分辨真伪,提高接听率。
而这种技术早已成为行业的主流,根据对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暗访,公司主要承接的业务涉及教育培训、健康医疗、建筑施工、金融贷款等行业,并宣称曾服务过的企业有5000多家,已经是市场上外呼智能机器人技术上的第一梯队。
目前一台外呼智能机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万元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拨打上千个电销电话,工作效率远超人工客服。
有工作人员甚至表示,一天可以打10万个电话比如今天打10万个电话,10万电话分成一次打100个,一次打200个,差不多这样去打。
但目前骚扰电话是受到强监管的,这些公司如何避开封号和处罚?
记者了解到,拨打电话的线路分为实商和虚商两大类。移动、联通、电信这类传统电信运营商被称为实商,旗下的手机号码一般来说服务于普通消费者,被称为大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虚拟运营商,业内统称为虚商,虚拟运营商同样发售11位的手机号码,大部分都是17或是16等数字开头,业内被称为“小号”。
这些从事外呼业务的公司,都是从虚拟运营商购买的“小号”,这些号码没有实体手机卡,也不需要进行实名,因此,目前市场上的这些电销行业都是普遍采用虚商手机号来进行外呼业务。不仅如此,这些电销公司还会使用特殊的软件,在使用虚拟运营商的“小号”做电销时,可以隐藏电话的真实地址,系统会根据被叫号码属地自动匹配当地的号码,隐藏“小号”的真实号码,以此骗取被呼叫手机用户的信任,接听电话。这种技术被业内称为“打显”。
不过,如果有用户投诉,实际上运营商也会对这些公司进行罚款,严重的甚至封号。但工作人员表示,即使封号也能随时更换线路或号卡,对电销运营不会有影响。
写在最后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今年3·15晚会上又再次提及非标电缆的问题,同样的问题在去年的3·15晚会上已经报道过,这也意味着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电缆依然在市场上活跃。同时在信息安全方面,包括个人隐私信息窃取、骚扰电话等问题依然层出不穷,随着AI技术的迭代,这些技术还将会进一步演进。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当前还需要更大力度去打击违法的商业经营活动。
诚信经营不只是一句口号,不仅需要国家监管部门的合理引导,真正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同时也需要社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