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资本狂潮涌向XR:10家企业3个月狂吸金,最高拿下6亿巨资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资本狂潮涌向XR:10家企业3个月狂吸金,最高拿下6亿巨资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今年,XR领域在眼镜市场的带动下持续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动。此前,苹果和Meta已经分别通过收购或投资的方式加强了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在国内市场,XR领域的融资活动同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电子发烧友网统计了4月至今的融资事件发现,有10家XR领域的企业在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新一轮融资,包括AR智能眼镜企业、显示芯片企业、XR芯片企业、AI智能眼镜企业。
从翻译到养老:AR硬件企业差异化探索破局同质化
从此次统计的企业来看,以硬件企业居多,包括影目、师渡科技、微光科技、李未可、XREAL等6家企业。其中影目科技、XREAL均完成超亿元的融资。
图:AR硬件领域融资事件
影目科技和XREAL都是业内AR智能眼镜的明星企业。天眼查的数据显示,XREAL已完成11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2.4亿美金(约17亿元人民币),估值超过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红杉中国、云锋基金等机构。影目科技此次完成超1.5亿元B2轮融资,由普华资本、梁溪产发集团、神骐资本联合投资。
的数据显示,2025Q1影目科技在中国市场分别实现47.6%的出货量占比,销售额占比达到39.7%,其INMO GO与INMO AIR系列备受消费者青睐。今年,影目科技相继与中国移动、腾讯应用宝、亚洲眼镜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实现从平台、内容、AI和零售的四条主线的整合协同。
XREAL则在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公司在今年与谷歌、、等企业展开合作,其中与谷歌共同推出 XR眼镜——Project Aura。XREAL启动了企业级XR战略XREAL for Enrprise,其商业版图进一步升级。
据了解,上述两家企业均将发布新一代产品。
除了影目科技和XREAL,国内有越来越多XR领域的企业崛起,例如李未可。李未可在今年4月拿到了合肥包河创投及米奥兰特的千万元战略融资。今年5月,公司发布正式发布三款AI智能眼镜。且围绕自研的WAKE-AI大模型,推出首款AI眼镜智能体——零级智能体ZeroAgent。
李未可此次发布的三款AI智能眼镜聚焦AI翻译、出海等场景,为其在AI智能眼镜浪潮中开拓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此次发布的City Air AI眼镜以27g的重量解决了轻量化的难题。
除了上述三家硬件企业,我们看到当前XR硬件企业正在通过不同的技术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例如师渡智能聚焦养老、教育等场景;微光科技通过与产业链企业的合作,加速布局AI翻译、工业级场景。
具体来看,师渡智能成立于2024年,专注于用“AI+”应用,推出智能眼镜和语音,面向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面向智慧康养领域,公司已经推出智能老花眼镜、智能助盲眼镜,面向智慧生活领域,公司推出师渡智能眼镜、智能时尚眼镜和智能骑行眼镜,面向智能制造领域,公司专注于智能工业眼镜和语音的研发。
微光科技以AI垂域智能体+AR技术为核心,推出了玄景M5智能AR夹片眼镜,重量为25.8g。公司计划在2025年推出2款全彩智能AR眼镜。
微光科技还在积极加速其生态系统的扩展,与合肥亲爱的译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达成合作。合肥亲爱的译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翻译行业,旗下iTourTranslator 技术可支持100多种语言实时翻译。另外公司将与元琛环保共同开发工业级智能眼镜,首批产品预计交付 20,000 台,应用于智慧环保、智能检测等核心场景。
威海多屏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INAIR)成立于2022年,是北京多屏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AR眼镜品牌。其AR眼镜产品INAIR Pro主打移动商务办公,主机加眼镜的产品形态,结合AI功能扩宽用户使用场景。
显示芯片、XR芯片受资本关注,最高获得6亿元融资
此次统计的企业中,涉及三家芯片企业,分别是显示芯片企业芯视佳、XR芯片企业万有引力、芯明科技。其中芯视佳完成了6亿元人民币Pre-A轮,是此次统计中公开融资金额中最大的一笔融资事件。
图:上游芯片领域融资事件
芯视佳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硅基微显示技术,公司推出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和柔性AMOLED先进显示模组。OLEDoS又称硅基OLED或Micro OLED,是在硅晶圆上蒸镀有机发光(OLED)的技术,以单晶硅为基板,主要用于AR、设备的1吋左右的Micro Display。此前,苹果Vision Pro正是搭载索尼OLEDoS面板。
目前,芯视佳已经推出不同尺寸的OLEDoS等产品。0.23”OLEDoS分辨率为EVF,亮度达到3000nits,分辨率为90Hz,支持全彩显示,可用于AR和EVF。
另一家XR芯片公司万有引力/GravityXR于今年6月完成了A+轮融资。公司已经推出了GravityXR 仿生视觉芯片,在显示、感知、图像等多方面具备硬件加速处理的定制化设计。公司已经在Q2获得了Meta、Stanford、Harvard以及国内企业的订单。今年5月,公司推出低功耗空间渲染和显示专用芯片EB100,面向/XR应用,可对标苹果Vision Pro的XR协处理芯片。
芯明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空间计算及芯片研发商,公司推出了单芯片集成芯片化立体视觉、AI、SLAM(实时定位建图)的系统级芯片,芯片包括NU4000、NU4100。芯明此次完成亿元A+轮融资将用于新一代空间智能芯片和产品研发、数智化业务推进以及团队建设的全面升级。
其中NU4100采用12nm先进制程,搭载 Cortex-A5 、3.5 TOPs CNN,公司自研3D深度成像和视觉处理引擎,支持深度图和点云图处理及输出,可用于AR/MR解决方案。此外,即将发布NU4500,将大幅加强CPU及AI性能,能够做为主控芯片替代需要3-4颗芯片实现的3D+AI+CPU+SLAM的整套异构计算平台或系统,功耗更低、系统尺寸平台更小。
多轮融资助力:XR赛道持续升温,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XR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及领域迅猛,但产业链上的企业早已提前布局这一市场,并在近年来持续获得资本的青睐与支持。这意味着上述企业的市场潜力被看好,未来随着市场以及技术的成熟,其产品将加速落地。
例如在此次融资之前,芯明于2023年完成超5亿元的A轮融资,也获得了合肥产投等投资机构的融资,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融资,可以说是芯明已经成为合肥的明星企业。公开资料显示,芯明入榜了《2025中国创新百强企业》。
空间智能技术研发商宸境科技成立于2019年,至今已经完成5次融资,包括2020年、2021年的三次天使轮融资,2022年之前的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2025年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获得了歌尔股份、比亚迪、IDG资本、OPPO、广汽资本等投资机构的投资。
宸境科技凭借其技术优势与产品潜力,获得来自多领域头部机构的投资认可,横跨、智能汽车、XR设备三大赛道。多元资本的布局表明,宸境科技的技术或产品在消费终端场景(如、车机、穿戴设备等)具备广泛的应用延展性,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实现商业化突破。
在成立的3年间,INAIR已经完成了4次融资,包括2022年6月的种子轮、2023年6月的天使轮、2024年8月的数百万A轮,以及今年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威海高新创业投资、真知创投、天善资本、真知创投。
小结
尽管XR的发展节奏相对缓慢,但它正被视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技术赛道,产业链企业和投资机构都在为其未来的爆发做准备。当前,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不同企业在XR领域选择不同的细分方向进行突破,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