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监管总局)推进监管质效提升的主要措施及政策要点,综合权威文件及会议部署整理:
一、制度与机制建设

完善监管制度体系
加快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条例》等立法修法工作,强化“五大监管”(机构、行为、功能、穿透式、持续监管)。
制定《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监管工作指引》,明确差异化监管标准,对高风险机构实施“分工包案”处置机制。
央地协同与部门联动
建立“总局-监管局-支局”三级垂管体系,66家县域监管支局挂牌运行,实现属地风险全覆盖。
与财政部、央行等部委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共享监管数据与成果(如债务风险线索移交、PPP项目核查)。
二、风险防控与执法强化
重点领域风险处置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至全国,“白名单”项目审批贷款超5万亿元,保交房交付率达97.3%。
严打非法金融活动,建立声誉风险预兆识别机制,全年开展现场检查111家次,整改问题1358项。
科技赋能监管
推进监管数智化转型,优化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金融企业季度数据自动分析、异常指标实时预警。
试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不良资产处置(如金条溯源、资产交易存证)。
三、监管能力提升
专业化队伍建设
实施“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工程,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执法规范化培训。
建立金融监管案例库,动态共享财会监督、反洗钱等典型问题处置经验。
消费者权益保护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2024年妥善处置金融消费纠纷7938件。
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规范保险、理财等产品销售行为,严惩“代理退保”黑灰产。
四、服务实体经济导向
差异化政策支持
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资产业务,2025年签约意向性基金规模超3400亿元。
推动财务公司回归“服务集团主业”定位,严禁异化为对外融资通道。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长17.9%,科技企业投贷联动试点扩围。
如需了解具体政策文件或地方实践案例,可访问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或财政部地方监管局公开信息。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