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耳机也在加速的进化中,从造型的变化,线缆的区别和技术的成熟,我们都在欣然接受。那么2018 智能耳机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据数据分析,2018 智能耳机的进化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那么透露出的是抉择、零碎、混乱,还是繁荣?

在科幻电影『Her』中,男主戴着小巧的无线智能耳机,不论上班下班、逛街,还是去海边,都可以随时与耳机内置的语音助手对话,甚至还与那个温柔又风趣的虚拟角色谈起了恋爱。

在现实生活中,和语音助手谈恋爱还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但不能否认,小巧方便的智能无线耳机,的确是精准击中了人们在移动场景下的需求,给出行带来了便利。

而从这些新品中,我们也能窥见一些 2018 乃至未来几年耳机的进化方向:无线主义、搭载语音助手、高品质蓝牙传输技术等。

2016 年在 7 发布前,曾有超过 30 万果粉在公益网站 SumOfUs.g 上联名请愿,希望苹果能保留 3.5mm ;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外媒更是撰文抨击苹果,指其不尊重用户的使用习惯。

然而苹果最终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发布了砍掉 3.5mm 接口的 iPhone 7,与之一起发布的还有苹果的新款无线耳机 rPods。

AirPods 刚推出时,被人嘲讽造型奇丑,像是耳朵上夹了两只香烟

由于 AirPods 的惊艳表现,无线耳机 2017 年市场占比猛增,对此日本著名的音频制造商铁三角(Audio-chna)为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无线耳机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2016 年其占比耳机市场份额为 25%,到 2017 年已经增长到了 45%。」

「随着 iPhone 及其他一些主流开始砍掉 3.5mm 插孔设计,无线已经成为客户的头号需求;过去一年中 AirPods 已经做足了市场教育,无线趋势正在加速,而且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位智能耳机产业链资深从业人士对我们说道。

其他一些知名的耳机产品制造商,如拜亚动力(Beyerdynamic)、Mee Audio 等,都无一例外肯定了无线技术带来的便利。与传统的蓝牙耳机不同,他们称这场无线革命为「新无线主义」。

搭配语音助手:Alexa、Siri 还是 Google Assistant?

在 CES 2018 的竞技场上,还涌现出许多搭载智能语音助手的耳机。正如去年的

一样,这些语音助手正在疯狂的抢占移动场景。(滑到文末,查看深圳湾智能耳机报道)

窥测2018年智能耳机三大进化方向 呈现的是混乱还是繁荣  第1张

进军无线耳机的语音助手及应用案例

这时候耳机生产们就面临一个残酷的问题:无线耳机不再像配有 3.5mm 接头的有线耳机,价格够低、外形够靓、音质尚可就会有人买账。一些基于巨头影响力的服务,如能与哪些品牌的手机配对、用了哪家的语音助手、能翻译多少种语言似乎变得更各有说服力。

为了极致的音乐体验:的蓝牙 5.0 仍是黑洞?蓝牙传输选择 APTX HD,LD 还是 AAC?

在音频产品的历史上,蓝牙(Bluetooth)作为一种低功率短距离无线技术标准,为短距离的便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传输速率等问题的限制,选用蓝牙耳机,也就意味着要比有线耳机牺牲优质的音乐体验。

而现在,一些巨头试图打造出能「媲美 CD 音质」的蓝牙传输音频编码方案,以彻底解放有线耳机。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方案:

AptX HD:2016 年 CES 推出,具有低延时、容错性好、音质高等优点,支持高达 24-bit/48kHz 的音频传输。目前应用案例包括去年推出的拜亚动力 Aventho Wireless、FIIL DIVA2 等智能耳机等。

索尼 LDAC:支持 系统,比起标准的蓝牙编码、压缩系统 SBC 要高效三倍多,传输码率可达 990kbps。应用案例包含索尼 MDR-XB80BS、小米 MIX 2 手机等。

瑞声 AAC:传输码率虽不及上面两种方案,但其采用高效的编码,具备惊人的保真度,因而受到苹果的青睐。应用案例包括 AirPods、诺基亚 Lumia 手机等。

然而无线音频编码技术,能否完美的应用在最新的蓝牙 5.0 协议上,目前仍然是一个黑洞。对于许多方案公司来说,技术与应用并不是个问题,但在选择哪种传输方式上,则十分令人头痛。

尽管目前在 CES 2018 上已经有了一些公司推出了基于蓝牙 5.0 标准的产品,例如 Anker 推出的 Zolo 耳机,但这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正如 Bowe & Wilkins 耳机总经理 Alexander Van Der Heijden 的警告:

「蓝牙 5.0 的新功能主要是针对的低功耗需求(包含优秀的突发的处理及低延迟率) 而设计,由于流媒体音频需要持续的数据传输,在 5.0 标准上的音频传输并不一定比 3.0 版本有传输优势。」

眼前的无线耳机市场,更像是一个被割裂了的世界:

正如 Google xels Buds 要在 Pixels 手机上才能体验翻译功能,AirPods 与配对会出现信号迟滞问题,每一款智能耳机都会有其最佳的配对系统乃至。其背后,不同的蓝牙传输协议、不同的语音助手服务,甚至不同的手机配对标准,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交叉割裂无线耳机市场,并在无形中形成了一条条鄙视链。

不过也正如 FIIL CEO 邬宁在去年新品发布会上说过的一句话:「无线与智能,将会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这一风潮并不受某一家巨头或是耳机制造商的意志而转移,而是根植于消费者对于无线产品的真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