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汽车对以下是2025年9月5日最新的汽车新闻与资讯摘要:一、新能源汽车动态比亚迪: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2025 年国产 SUV 这么卷,特斯拉 Model Y 还值得入手吗?但未回应2025年销量目标从550万辆下调至460万辆的传闻。前8月累计销量约286.39万辆,同比增长23%。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提出由AI和机器人主导的“可持续富足”社会,Optimus人形机器人被定位为未来主力。文远知行:Robotaxi GXR在广州黄埔区开启24小时纯无人商业化运营,支持区域内任意点对点呼叫。二、新车发布与预售别克全新GL8陆尊:豪华新能源MPV上市,售价33.99万-39.99万元。帕里斯帝:开启预售,起售价29.38万元。吉利银河M9:2025 年国产 SUV 这么卷,特斯拉 Model Y 还值得入手吗?全球预售启动,定位中大型轿车。三、行业合作与技术进展禾赛科技:连续两年为Motional Robotaxi提供激光雷达,单车搭载4颗传感器。日产进出口:在广州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0亿,业务涵盖汽车零配件进出口及技术服务。四、其他热点捷达品牌:新合资公司计划四季度成立,引入地方投资。岚图汽车:8月交付13505辆,同比增长119%。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考各品牌官方发布或拜读权威汽车媒体。
在国产新能源车扎堆 “内卷” 的 2025 年,特斯拉 却依旧稳坐销量前排 —— 月销 4 万多台,6 月还冲上全品类车型销冠。这款车到底有什么魔力?在小米 YU7 等新车围剿下,它还值得买吗?
开起来坐起来,还是那个 “特味儿”
去特斯拉门店逛一圈就知道它有多火,工作日下午都挤满了人。销售说,不少人是看了小米 YU7 后转过来的 —— 要么觉得 YU7 价格超预期,要么熬不住 50 周的等车周期,加上 现在有五年免息政策,干脆直接下单了。
焕新后的 ,驾驶感还是熟悉的 “特斯拉风格”:运动、灵敏,底盘带着韧性。比起老款确实舒适了些,底盘稍软,隔音和天窗隔热也更好,但跟国产车型的 “软趴趴” 风格比,还是偏硬朗,需要适应一下。不过习惯之后,很容易开得飞快 —— 路上的特斯拉,开快车的概率确实比其他品牌高。
空间方面,轴距还是 2890mm,但后排坐垫长了 15mm,对大腿的承托更到位。配置上,前排多了通风功能,后排能电动调节靠背,实用性提升不少。至于新增的后排屏幕,说是能看视频、玩游戏,实际用起来更像个空调控制面板,别对娱乐功能抱太大期待。
从油车转过来,这些地方得适应
第一次开特斯拉的人,总会被几个设计 “劝退” 又慢慢习惯:
FSD 到底啥时候能用上?
这是车主最关心的问题。几年前特斯拉 EAP 算 “天花板”,现在跟国产高阶智驾比已经落后。FSD 更是一拖再拖,早年花几万买断的车主,可能车都快换了还没用上。
目前焕新 的试驾车和内部员工车上,已经推送了 FSD V13.2.9 版本,但试驾时大多只能坐副驾,路线固定,很难测真实水平。内部员工说表现不错,大规模推送估计今年能落地,HW4.0 硬件车型应该都能用上。
至于大家担心的 “阉割”—— 官网把 “完全自动驾驶” 改成 “智能辅助驾驶”,更多是受宣传新规影响,不用太纠结。比起买断,大家更期待订阅模式,至于价格,还得等官方消息。
比国产强在哪?为啥还卖得好?
论舒适性,它不如国产软;论配置,加热、按摩、零重力座椅这些国产都有;论智舱,屏幕和芯片也拼不过;三电系统更是被 800V 架构的国产车型赶超……
但就像 iPhone,参数未必顶尖,用起来却很难挑错。特斯拉的优势在体验和生态:超充网络铺开得早,补能方便;系统流畅度、人机交互逻辑成熟,开久了会觉得 “顺手”。不少车主说:“参数比不过国产,但用着舒服,不后悔,下一台还买特斯拉。”
六 / 七座版会来吗?
大概率会有,但有两个悬念: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