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激光武器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现状与挑战


技术可行性争议‌

美军激光武器能否拦截高超音速导弹?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美军现役激光武器(如60千瓦级HELIOS系统)作战范围不足1英里,功率密度难以击穿高超音速导弹的防热涂层(需300千瓦以上)‌。2025年测试的300千瓦级MLADS系统虽功率提升,但射程仍仅为中国LY-1系统的1/8‌。


实战化瓶颈‌


功率限制‌:美军激光武器需持续照射目标数秒才能破坏涂层,而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超6马赫,窗口期极短‌。

环境适应性‌:海雾、云层会导致激光能量衰减,美军尚未解决全天候作战问题‌。


中美技术代差‌

中国LY-1激光武器(300千瓦)已实现10-20公里射程,通过溶解涂层而非直接击穿的方式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成本仅1美元/次‌。而美军同类项目仍处于试验阶段,五角大楼承认存在“十年技术代差”‌。


未来发展方向


美军计划2026年测试500千瓦级机载激光武器,但需突破散热和能源供应难题‌。目前其激光武器更适用于反无人机和反舰导弹,拦截高超音速导弹仍需依赖传统动能拦截器(如“标准-6”)‌。